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《穿越美与不美》自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陈远

在做民国文化名人之后口述史时,我的着眼点,其实是中国百年文化生态史,自然而然,那个系列做完一个阶段之后,我开始把着意于当代文化人的生态。

早在2002年的时候,曾经和几位师友同赴太原,拜访谢泳等诸位学者,在那里我发现,在太原,高增德、谢泳、智效民等诸位前辈学人已经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研究群体,他们有着大体相同的研究方向,不定期的会聚在一起彼此交流学问。尽管,这种“学术共同体”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,但是在客观上已经形成,这种学术共同体的形成,对于学者的成长无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。

后来我开始做当代学术中坚系列时,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。

在刚刚过去十年的上个世纪,百年文化史是个热门的话题,百年学人的代际划分就是从这个热门话题中衍生出来的, 李泽厚先生、许纪霖先生都曾经提出过。

在这一问题上,我遵循老师谢志浩先生的说法,把百年学人划分为五代:

康有为、梁启超、章太炎、王国维为第一代的代表,胡适、顾颉刚、金岳霖、冯友兰、陈寅恪为第二代之中坚,钱钟书、费孝通、季羡林、金克木为第三代之重镇,王元化、李泽厚为第四代之领袖,朱学勤、葛剑雄、杨义、陈来、秦晖、汪丁丁、梁治平……构成第五代之群像。

在当年《新京报》的报道中,我如是写到:在刚刚结束的名人之后系列中,主要侧重于百年学术的前三代学人,在即将拉开序幕的学术中坚系列中,将着重挖掘第五代学人(兼顾第四代)的掌故趣闻。

之前,谢志浩先生曾经梳理过一个当代学术地图的名单,此时,我在谢先生的基础上略作调整后开始按图索骥。

对于我来说,进行这项工作,从某种意义来说可谓拓荒,因为在当时,第五代学人很少有人在文章中写过自己的经历,也少有文献可以提供线索。

后来的寻访印证了我的判断,那些前辈学人更愿意跟我谈论学术,而不是个人经历。葛兆光先生就曾经诘问我:你做学术访谈,怎么总问些各时期的个人经历?

其实对我来说,我当然更希望和这些前辈学人在学问上请益。事后回顾起来,我个人在学术上的成长,正是在这一时期和前辈学人谈论学术的过程中得到了迅速的积累。但是因为这一系列的设计初衷和文章凡例所限,我又不得不在他们的经历上穷追猛打。

转益多师,对于我这样一个既非出身名校,又非科班训练的人来说,是这一阶段的意外收获。2001年底的全国作代会,我踟蹰在杨义先生的房间门前久久不敢敲门,因为感觉自己的积累无法与杨先生对话。但是到了2005年,我已经敢于坐在杨先生面前边抽烟边向杨先生请教学问了。

每每回想起那段时光,竟然会快乐的笑出声来。

尤其要感谢李泽厚先生和许倬云先生,两位前辈不仅在学术上多有提携,在生活上也有诸多指导。

感谢我过去的搭档郭延冰,书中的很多精彩照片出自他的快门。如今,他已经是京城最著名的摄影记者了。照片没有一一署名,不过读者仅凭精彩程度上来判断,就可以认出哪些是延冰拍的。

历史真是意味深长,在史学大家钱穆的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一书中,康有为是三百年学术的终结式人物,但是到了20世纪,同样一个康有为又成了百年学术的开端。百年学术史,正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,生生不息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远

陈远

64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陈远:现居北京,多年进行民国史研究。文章散见于《南方都市报》、《温故》、《财经网》、《凤凰周刊》、《随笔》、《南方周末》,并数次被《新华文摘》转载,作品被多家选本选录。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:《被忽略的大师——李宗吾传》、《道器之辨》《逝者如斯未尝往》、《正说李宗吾》(台湾秀威)、《逝去的大学》(编著)、《斯人不在》(编著)。2008年5月至香港中文大学做短期访问研究。博客文章不加注明者均为作者原创,未经本人许可,请勿转载,转载请联系本人:fengmanxiu@163.com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