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网名“书海回头客”的读者朋友读完拙作《在不美的年代里》后提出的意见,读完后,非常感动,这些错误有些是因为写作中的粗心,有些是因为资料核实的功夫不细致。希望有机会改正过来。
我8月1日写了这样一条微博:“读《穿越美与不美》对倪匡的采访,才知道倪匡是亦舒的哥哥。以前还从网上得知,他是周慧敏的公公。陈远的这几本口述史,披露了不少文化人的珍贵史料,让我在既有知识上增添了新认识、新材料或新联系。按孔夫子“益者三友,友直,友谅,友多闻“的标准,好书是我当之无愧的益友!”前几天作者陈远先生看到并将它转发到了自己的微博中,还说“谢谢这位读者朋友”。
我就给他发了条私信说:“最近仔细读完了您的三本口述史,很喜欢。《在不美的年代里》中有几处小错误,回家翻出来后发给您。我原来在厦大工作,是谢泳老师的一位朋友。”他马上回复:“感谢关注,期待指正,多联系。”
因为这几天一直在忙着写一个项目申请,就没及时兑现,拖到现在才特地从书堆中翻出《在不美的年代里》,将标注的一些“小错误”写出来,供陈远先生参考。
在三本口述史中,我觉得这本《在不美的年代里》稍弱,因为它都是去采访文化名流的后人,这些人对自己的长辈难免为尊者讳,难免带感情色彩。那天我还在微博上写了,“我最不喜欢杨起回忆他父亲的这篇《杨振声:湮没无闻许多年》,因为其中太多怨恨,以致失实”,“我以前对杨振声印象一直很好,读了杨起回忆他父亲的这篇《杨振声:淹没无闻许多年》之后,却不由心生反感。刚好又读到《南方周末》刊载了一篇八卦文章说,杨振声、他干女儿方瑞跟曹禺纠缠不清的三角恋,是《北京人》这个剧本的原型。http://t.cn/anNaGZ 读后,竟然有些幸灾乐祸:如此人物才丰满!”当然赶在这些后人过世前,请他们留下些对名流父辈的缅怀和珍贵史料,本身是很有价值的工作。其中许多篇也确实让我读后有收获,尽管我对这些人的生平绝大多数还是相当熟悉的。
废话少说,还是抓紧时间挑刺吧:
P22,倒数第5行:“四部业刊”应为“四部丛刊”(这个明显是因为繁体“丛”字引起的误解。刚好这段是讲中华书局笑话“商务印书书馆为了抢占市场”,“照古本影印,不像一般排印的‘鲁鱼亥豕’,错误百出”,实际上容易对古书中的错误以讹传讹,贻误读者。)
P49,第5行:杨起回忆他父亲杨振声,说他父亲在青岛大学担任校长时,江青常去他家拜访,并留下一张她与他父亲和姐姐的合影。后来文革时,“父亲不敢再保存这张照片,毁掉了”。可是杨振声是1956年去世的!(估计是杨起自己弄错了,我很不喜欢这篇文章,读完后在文末写了“多哀怨、不客观、少宽容、多偏见”的评语。)
P58,第6行:“陈鹤琴是该杜的理事长”应该是“陈鹤琴是该社的理事长”。
P180,倒数第3行:“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”应该是“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”。
P216,第11行,“1970年,他已经75岁了,还要连篇累牍地写检讨”应为“1970年,他已经65岁了,还要连篇累牍地写检讨”。因为冯至先生是1905年生人。文章前的简介写得明白,我刚才在网上也确证了一下。
P234,第3行,毛泽东那段话后面缺一半引号,似乎要放在“一位能干的女将。”后面。
P234,倒数第11行,“做过国民党的牢房”应为“坐过国民党的牢房”。
吹毛求疵,不当之处请陈远先生多多包涵!再次对他为我们提供了这几好本表示由衷的感谢!我读完后感觉很不过瘾,又从书堆里挖出他06年为广西师大出版社编的一本《斯人不在》,断断续续读了起来。好书让我在当前这个娱乐至死的“不美的年代里”不迷失自我。
自己都感觉写得很不成样子,但还要赶着完成项目申请去,6天后就要截止了。这篇博文改天得空再来修改吧。